发表时间:2025-03-26
所属分类:新闻公告
京津冀&长三角企业家交流座谈会
中关村的“科技能手”
融入无锡企业家的“产业土壤”
下午16:20,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高端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李延国热情开场,他指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强两地企业家的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活动搭建了一个“产需直通车 + 思想共振场”的交流平台,旨在通过“资源即时匹配 + 认知升维对话”,助力企业家突破增长瓶颈,推动两地企业间的产业联动、资源整合与战略协同。
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秘书长鲁嫚在随后的致辞中指出,京津冀与长三角协同是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的实践。中关村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高地,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创新成果,协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全力促进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地的深入合作。太湖企业家书院院长于小红介绍书院使命与资源,呼吁企业家开放思维,探索跨区合作新模式,她表示,太湖企业家书院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为两地企业的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企业家介绍环节,由太湖企业家书院院长于小红主持,供需适配、现场互链,打造资源链接现场。50余家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会企业围绕“核心业务、发展诉求、协同建议”三大维度展开了限时路演。 企业代表们分享了各自产业创新成果,以及在政策与科研优势下,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的探索成就,也道出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下创新资源、人才短缺、融资难等问题;交流中,企业家们敏锐发现京津冀与长三角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补优势。通过跨区域产业协同,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共享创新与市场深度拓展。现场达成涵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市场渠道、供应链协同、投融资等多领域的合作意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汇通公司一级专家范迪军发表点评讲话,他指出,当下处于科技变革风口,科技创新是企业核心驱动力,企业要紧跟新兴技术趋势,融入新技术实现升级。他提及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家把握时代红利,并回应了企业家在“资本和投融资”的需求,愿整合资源搭建桥梁,助力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郁俊莉在座谈会尾声作全面总结。她高度评价此次活动,认为其搭建了跨区域、跨行业的沟通桥梁,促进了资源对接与合作交流,为两地企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空间。 她指出,“十五五”规划将至,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企业应加大研发、人才与技术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同时,她强调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企业要关注产业趋势,提前布局,培育新增长点。
太湖“思享夜话”交流晚宴
前沿洞察与思想共振
晚宴时分,太湖“思享夜话”交流晚宴在北大勺园弘雅厅启幕。晚宴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高端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李延国主持,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陈东敏教授带来了一场精彩分享。他深入剖析“AI重构全球价值链”,指出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企业需紧跟变革步伐。同时,他还分享了“产学研合作案例”,强调产学研深度融合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引发了企业家们的深度思考与讨论。陈教授鼓励企业家秉持“开放共享、协同共赢”理念,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在自由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企业家们围绕“AI技术对商业模式的冲击”“存量竞争下的市场拓展策略”“要素成本重构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重塑”等热点话题,各抒己见,热烈交换建议、发表看法。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中,“产学研合作深化计划”“数据安全联合实验室”“柔性制造技术联盟”等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合作构想应运而生,为后续的深度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太湖企业家书院通过此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打造了“产需直通车 + 思想共振场”的交流盛宴,借助“资源即时匹配 + 认知升维对话”,助力企业家突破增长瓶颈,促进京津冀与长三角企业间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深度合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学员感悟时刻
学员说:“太感谢太湖企业家书院组织这活动!我们搞科技的,一直愁技术转化难、人才缺口大。这次和京津冀高校科研团队对接上了,人才和技术难题有望解决。张院士讲的人工智能,给产品研发指了新方向。书院搭的这平台太关键,以后得多搞! ”
学员说:这次活动对我们传统制造企业来说就是及时雨。成本高、转型慢一直是痛点,在这结识了很多企业家和专家,听了大家的分享,坚定了智能化改造决心。多亏书院,让我们跟上时代步伐。